十二指肠炎

来自医学百科

十二指肠炎是指十二指肠炎症,分为原发性继发性两种,原发性者也称非特异性十二指肠炎。本病临床症状缺乏特征性,主要表现为上腹部疼痛、恶心呕吐呕血和黑便,有时和十二指肠溃疡不易区别,单纯临床症状无法确诊,本病常与慢性胃炎慢性肝炎肝硬化、胆道疾患或慢性胰腺炎并存。  

病因

中医病因

1.饮食不节,寒温失调多因暴饮暴食,饥饱失常,过食生冷,嗜食辛辣;或长期饮酒,或久病不愈等,而脾胃内伤,寒热互结于中,致使寒热错杂,脾胃升降失调所致。

2.肝郁气滞,横逆犯胃多因忧思恼怒,情志不舒,使肝气郁滞,疏泄失职,横逆犯胃而成;或饮食不节伤胃,使胃失和降,影响肝之疏泄而致。

3.肝郁化热,郁热乘胃多因禀赋性格抑郁,情志不畅,使肝气郁结,日久化热,郁热乘肾或素体胃热内盛,复因肝郁化热,横逆犯胃,肝胃郁热,胃失和降而致。

4.瘀血内停,阻滞脉络情志不舒,气郁日久,气滞而血行不畅;或气虚而运血无力,以致血脉瘀滞;或血寒而使血脉凝涩;或久病人络;或外伤而致瘀血内结。

5.中焦虚寒,胃失温煦素体脾胃虚弱,或劳倦内伤,或久病不愈,延及脾胃;或饥饱失常,过食生冷;或用药不当,皆可损伤脾胃,致中焦虚寒,纳运不健,胃失温煦而发病。

6.阴液不足,胃失濡润多因温热病后,伤及胃阴,或吐泻伤津耗液;或因平素喜食煎炒香燥之品;或用温燥之品太过,日久暗耗胃阴,胃阴不足,脉络失养所致。  

西医病因

原发性十二指肠炎,原因尚不十分清楚。刺激性食物、药物如阿司匹林等、饮酒、放射线照射等均可引起此病。慢性浅表性胃炎萎缩性胃炎病人多合并有十二指肠炎,提示本病可能与某些慢性胃炎病因相同。

继发性十二指肠炎或特异性十二指肠炎,是一组由各种特异性病因引起的十二指肠炎,包括感染(寄生虫结核真菌、霉菌等)、脑血管疾病心肌梗死引起的出血性十二指肠炎、门脉高压心力衰竭等,其它如肝炎胰腺及胆道疾病,由于局部压迫或蔓延,引起的十二指肠供血障碍等。由此可见,本病是一种多病因的疾病,病因不同,发病机理也不大一样。  

流行病学

男女比例约为4:1,患者年龄以青壮年居多(占80%以上)。

在接受上消化道内镜检查的病例中,本病的发病率约占2.1%~30.3%,发病多在球部,发病率据国内纤维内窥镜检查结果,占上腹部有症状受检病人的10%~16%,其中30%~60%伴有上消化道出血。  

病机探微

本病多由饮食失节,损伤脾胃;情志不畅,肝郁气滞或脾胃虚弱等,导致中焦气机失畅、胃失和降,从而影响脾胃的运化功能;或气滞日久,血行不畅,血脉凝涩,瘀血内阻,而导致胃脘疼痛,恶心呕吐,甚则络伤呕血。  

病理生理学

粘膜活检可见充血水肿糜烂、出血、炎性渗出。胃肠化生是慢性十二指肠炎的一个重要特征,在本病中杯状细胞数增加,肠管上皮细胞活动性增加。绒毛明显减少或萎缩;绒毛顶部上皮细胞的长度明显减低,核呈过度染色,胞浆减少。粘膜固有层中严重炎症细胞浸润,包括淋巴浆细胞肥大细胞,而中性粒细胞浸润常提示炎症活动。  

组织学可将本病分为三型:

①浅表型——炎症细胞浸润局限于绒毛层,绒毛变形或扩大,上皮细胞变化较少;

②萎缩型一一炎症细胞扩展到全粘膜层,并有严重上皮改变;

③间质型——炎症细胞局限在腺体之间。  

检查化验

胃液分析及血胃泌素测定:正常或较高,部分患者与十二指肠壶腹溃疡相似,但无诊断价值。

1、X线钡餐检查 十二指肠球部有激惹痉挛、运动增快、皱襞增粗及紊乱等表现,但不能据此而确立诊断。

2、内镜检查可分4型

(1)浅表型:黏膜充血水肿,反光增强,红白相间,以红为主。

(2)出血糜烂型:黏膜发红,可见点状、片状糜烂灶或出血灶。

(3)萎缩型:黏膜变薄、苍白,以白为主,可见黏膜下血管显露。

(4)增生型:黏膜粗糙不平或细颗粒结节状改变。  

诊断

中医诊断

辨证:

(1)肝胃不和:证候:胃脘胀痛,痛连胸胁,走窜不定,每因情志变化而增减,嗳气频频,呕吐反酸,善太息,或大便不畅,苔薄白脉弦

证候分析:忧思恼怒,情志不舒,致使肝气郁滞,两胁为肝经分野,故见胸胁胀痛,走窜不定,肝气横逆犯胃而致胃脘胀痛,且每因情志变化而增减。胃失和降,上逆而见嗳气频繁,呕恶,甚则反酸,胃肠气机不利,故排便不畅,舌苔薄白,脉弦为肝胃不和之征。

(2)肝胃郁热:证候:胃皖的痛,痛时急迫,烦躁易怒,泛酸嘈杂,口干苦,或呕血,其色鲜红。舌质红,苔黄,脉弦数。

证候分析:素体胃内热盛,复因肝气郁结,日久化热,郁热乘胃,故见胃脘的痛,且痛时急迫,郁热内盛可见烦躁易怒,郁热犯胃,故泛酸嘈杂,口干苦,甚则热伤血络而见呕血,血色鲜红,舌质红,苔黄,脉弦数为肝胃郁热之征。

(3)湿热中阻:证候:胃胰疼痛,胀满嘈杂,泛酸,口干而苦,口渴而不欲饮,尿黄便秘舌苔黄腻脉滑数。

证候分析:外感之湿与内生之湿相杂,阻于中焦脾胃,脾胃气机不畅,故见胃脘胀满疼痛,湿郁化热,可见口干而苦,湿阻中焦,津不上承,故渴而不欲饮,湿热郁于中焦,水谷腐熟失司,导致泛酸、嘈杂。尿黄便秘,舌苔黄腻,脉弦滑数为湿郁化热,湿热中阻之征。

(4)脾胃虚寒:证候:胃脘隐痛,喜温喜按,泛吐清水,神疲乏力,四肢不温,食欲不振,大便溏薄,面色苍白,或见呕吐、便血,血色紫暗。舌质淡胖嫩或边有齿痕,苔白,脉虚弱或沉细无力。

证候分析:素体脾胃虚弱,或饮食、劳倦、药物等损伤脾胃,中焦虚寒,纳运不健,故见胃脘隐痛,喜温喜按,纳食不香,气血生化不足故致神疲乏力,面色苍白,中焦虚寒较盛,可见泛吐清水,舌质淡胖嫩或边有齿痕,苔白,脉虚弱或沉细无力乃脾胃虚寒之征。

(5)胃阴不足:证候:胃部隐隐灼痛,烦渴思饮,咽干,食欲不振,大便干涩。舌质红,苔剥脱或干而少津,脉细或弦细而数。

证候分析:平素喜食煎炒炙熔,温热病后伤及胃阴,或呕泻伤津耗液,胃阴不足,脉络失养,故胃部隐隐的痛,阴伤则烦渴思饮,咽干,中焦阴分不足,纳运失司则食欲不振,阴液不足,无以儒润肠道导致大便干涩。舌质红,苔剥脱或干而少津,脉细或弦细而数为胃阴不足之典型舌脉。

(6)瘀血阻络:证候:胃脘刺痛或如刀割样,痛有定处而拒按,食后痛甚,甚或吐血、便血。舌质紫暗或边有瘀斑,脉沉涩。

证候分析:气郁

日久、血行不畅,气虚而运血无力,或久病人络等,均可导致胃络瘀血,可见胃脘刺痛如刀割样,痛有定处而拒按,食后增加胃之负担故痛甚,瘀阻中焦,胃络受损,可见吐血,肠络受损,可见便血;舌质暗或边尖有瘀斑,脉沉涩均为瘀血阻络之征。

(7)寒热错杂:证候:脘腹痞满疼痛,灼热,恶心呕吐,肠鸣泄泻干噫食臭,不思饮食,口干而苦,嗳气吞酸。舌质淡红,苔黄腻,脉弦数。

证候分析:饮食不节,寒温失调,或久病不愈,脾胃内伤,寒热互结于中焦,致使寒热错杂,脾胃气机升降失调,可见脘腹痞满疼痛,气机上逆,则恶心呕吐,运化失司则干噫食食,不思饮食,甚贝嗳气吞酸。中焦热甚则胃脘灼热,口干而苦,舌淡红,苔黄腻,脉弦数乃寒热错杂之征。  

西医诊断

诊断标准:

主要依靠内镜检查确诊。

1.临床表现消化不良症状,如上腹胀满不适,嗳气、泛酸及隐痛;有时可出现类消化性溃疡的症状,如节律性上腹疼痛,进食后可暂时缓解等;糜烂出血性十二指肠炎可出现黑便或呕血。

2、胃酸分泌量可正常或增高;十二指肠引流液中脱落上皮细胞较多,有白细胞;X线检查有球部激惹,降部一过性痉挛,皱壁粗大,可呈假息肉样;内镜检查、行活检可确诊。

诊断:本病的诊断依据如下:

1.症状酷似溃疡病,虽不致发生梗阻、穿孔,但可引起出血。

2.X线钡餐检查无龛影,无明显变形,粘膜皱壁粗乱,但也可正常。

3.纤维内窥镜见到粘膜充血。水肿、糜烂、出血、血管暴露,皱劈粗糙不平,结节增殖等,但无溃疡。

4.粘毛活检显示绒毛上皮变性、扁平、萎缩,固有膜内大量炎性细胞浸润,淋巴样增殖及胃上皮化生等。  

症状

:主要表现为上腹部疼痛、恶心。呕吐,常伴有其他消化不良症状,如腹胀、嗳气、反酸等。有时酷似十二指肠球部溃疡,呈周期性、节律性上腹疼痛,空腹胃痛,食物或制酸药可以缓解,并反复有黑便或呕吐咖啡样液,但多自动止血。也有部分患者可无任何症状。  

体征

上腹部轻度压痛,部分患者可有舌炎贫血消瘦等。  

影象诊断:

1、X线钡餐检查:本病无明确的X线特征,一般呈现十二指肠球部激惹、痉挛,排空加速,粘膜皱壁增粗而不规则,但无龛影及固定畸形,故X线对本病的诊断阳性率不高。

2、内窥镜检查:十二指肠炎症多发于球部,内镜下可见病变部位的粘膜粗糙、充血、水肿、糜烂、出血,或粘膜有颗粒感及结节状增生,或粘膜皱壁肥厚粗大,或粘膜下有血管显露。可因病变程度的不同,而有不同表现。

实验室诊断:(一)胃液分析:胃酸或胃液量分泌正常或较高,部分病例的胃酸水平与十二指肠溃疡相似。

(二)十二指肠液分析:十二指肠液可呈混浊,有粘液,镜检可见有较多的上皮细胞,胃酸低者可见较多的细菌。  

鉴别诊断

1.与十二指肠溃疡相鉴别:十二指肠炎与十二指肠溃疡有时在症状上有相似之处,二者均可与饮食有关的上腹痛、不适感、可为碱性药物所缓解。单凭临床症状较难鉴别,主要依靠内镜检查明确诊断。

2.与慢性胃炎相鉴别:慢性胃炎的症状,如上腹部不适或疼痛、消化不良、饱胀、嗳气等与十二指肠炎相似,且两者常同时存在。内镜检查是鉴别二者的主要方法。

3.与胃神经官能症相鉴别:胃神经官能症与十二指肠炎均可见上腹部疼痛、嗳气、反酸、恶心,呕吐等症。胃神经官能症患者以中年女性为多见,多有精神创伤史,主要表现为间歇性上腹痛、胃脘灼热或不适感、泛酸、嗳气、呢逆等,问或有呕吐。服用抗酸药能使症状减轻,但不能完全缓解。查体上腹部压痛较广泛,且不固定。患者一般情况良好,但常伴有头痛、头昏、乏力失眠、抑郁或焦虑神经精神症状。各种器械与生化检查均无异常。

4.与十二指肠慈室相鉴别:单纯性十二指肠慈室多经其他原因作胃肠钡餐X线造影检查而偶尔发现,患者常无症状。但当想室发炎或有溃疡形成时,则可出现中上腹痛。疼痛常出现于食后,查体中上腹部有固定压痛,有时易与十二指肠炎相混淆。可经X线钡餐检查及内窥镜检查加以鉴别。

5.与慢性胆道疾病相鉴别:胆道运动功能障碍可引起发作性痉挛性右上腹疼痛,患者以中年女性较多,疼痛多发生于饱餐之后(尤以脂肪餐),应用碱性药物不能缓解。慢性胆囊炎胆石症可引起消化不良症状及上腹痛,有时易误诊为十二指肠炎。“B”型超声波及X线胆道造影检查可明确诊断。  

预后

本病一般预后良好,如能及早治疗,防止溃疡发生,避免出血并发症,多有治愈的可能。  

治疗

中医治疗

治法与方药:

1.辨证分型治疗

本病治疗以健脾和胃为基本原则,但还须审证求因,辨证论治。邪盛者应以法邪为急;虚证应以补虚为先;若虚实夹杂,当扶正法邪,并根据正邪盛衰,或以扶正为主,兼以法邪,或以法邪为主,兼以扶正。

(1)肝胃不和:治法:疏肝和胃。

方药:柴胡疏肝散加减。方中柴胡舒肝香附枳壳陈皮调理脾胃气机,川芎调和气血,芍药甘草缓急止痛。如泛酸甚者,可加乌贼骨浙贝瓦楞子以敛酸、止酸和胃;或加左金丸黄芪竹茹以清泄肝热,和胃止痛。如疼痛较甚者,可加元胡川楝子加强理气止痛之功;如嗳气较频者加代储石、旋覆花顺气降逆

(2)肝胃郁热:治法:泄肝和胃。

方药:化肝煎加减。方中青皮、陈皮疏肝理气,芍药养阴敛肝;丹皮栀子清泄肝热;黄连苦以清火,稍佐吴茱萸辛以解郁,郁散则火随之得泄,诸药相伍,可泄肝和胃。如肝郁较甚者,可加柴胡郁金、香附以舒肝解郁,使火随郁泄;如络伤吐血,加白茅根侧柏炭、生藕节、白及等以凉血止血;郁热伤阴,证见口干、舌红,加生地玄参麦冬,养阴清热;如大便干结,加大黄或芦苔以通便泻热

(3)湿热中阻:治法:清化湿热、理气和胃。

方药:芩连温胆汤加减。方中黄茶、黄连清热燥湿半夏燥湿和胃,积实、竹茹、陈皮理气降逆。如舌苔厚腻,湿热较甚者,可加藿香佩兰厚朴增强化湿理气和中之功;胸脘胀闷者,加全瓜蒌30g,以宽胸理气;大便秘结者加大黄以通便导滞。

(4)脾胃虚寒:治法:温中健脾。

方药:黄芪健中汤加减。方中黄芪、甘草益气补中;饴糖脾气而养脾阴,温补中焦;桂枝温通阳气,白芍补益阴血,配甘草缓急止痛;生姜胃散寒,大枣补益脾气,诸药相伍,于辛甘化阳之中,又具酸甘化阴之用,共凑温中补虚,和里缓急之功。如泛酸者,可加吴茱萸暖肝温胃以制酸,另可力瓦楞子和胃止酸;泛吐清水较多者,可加干姜、陈皮、半夏、茯苓等以温胃化饮;如寒盛而痛甚,。区吐肢冷,可加用理中丸温中散寒,中阳得运,则寒邪自散。痛止之后可用香砂六君子汤调理。

(5)胃阴不足:治法:养阴益胃。

方药:益胃汤加减。方中沙参、麦冬、石斛玉竹滋养胃阴;白芍、甘草酸甘化阴,敛阴止痛;陈皮、半夏理气和胃,又可防止养阴药的腻隔之弊,诸药合用,共凑养阴益胃之功。如兼

有气虚,症见食纳减退,倦怠乏力,可加入太子参,甚则西洋参;如胃脘灼痛,固定不移,舌暗少津有瘀斑,或见呕血、便血者,为阴虚夹瘀,可加失笑散活血化瘀;如胃脘痞闷,纳呆作呕,大便不爽,为阴虚夹湿,加砂仁、厚朴、苡米,以燥湿和胃健脾。

(6)瘀血阻络:治法:化瘀通络和胃。

方药:手拈散合失笑散加减。方中五灵脂蒲黄、没药活血化瘀止痛;元胡、香附理气止痛。诸药相伍,有化瘀通络之功。如痛甚如针刺刀割,可加入丹参檀香九香虫活血止痛

(7)寒热错杂:治法:和胃降逆、开结散痞。

方药:半夏泻心汤加减,方中黄芪、黄连之苦寒降泄除其热;干姜、半夏之辛温开结散其寒,辛开苦降以调其气机;人参炙甘草、大枣甘温益气补其虚。诸药相伍,寒热并用,辛苦并投,辛开苦降,补气和中,自然邪去正复,气得升降,诸症悉平。  

中药

(1)虚寒胃痛冲剂,6g,2次/天,用于脾胃虚寒型十二指肠炎;气滞胃痛冲剂,6g,2次/天,用于肝胃不和型十二指肠炎;瘀血胃痛冲剂,6g,2次/日,用于瘀阻胃络型十二指肠炎。

(2)马齿苋辣蓼各30g,水煎服。应用于十二指肠炎属湿热证者。

(3)乌芨散(乌贼骨粉2g、白芨粉2g,每次~1.0g,每日~4次。应用于十二指肠炎伴黑便或呕血者。

(4)白胡椒肉桂各6g,共捣为丸,如梧桐子大,每服3丸。用于脾胃虚寒型十二指肠炎。忌食生冷。

(5)桃仁、五灵脂(火煨制)各等分为细末,醋糊为丸,如梧桐子大,每服20丸。用于胃络瘀血型十二指肠炎。

(6)百合、丹参各30g,乌药良姜、香附各9g,檀香6g,砂仁3g,水煎服,适用于长期难愈胃痛,虚实寒热夹杂者。  

针灸

1、体针:取足三里内关中脘肝气犯胃期门阳陵泉;脾胃虚寒加脾俞胃俞章门;泛酸加太冲耳针取十二指肠、小肠、脾、胃、交感、神门等穴。可针刺,也可贴敷。

2、拔火罐:脾胃虚寒型的十二指肠炎可于神阙、中脘、关元穴处拔火罐。  

西医治疗

1.积极消除病因应忌烟酒,避免服用刺激性药物  

利用穴位治疗十二指肠炎

中国的医学,自古以来便以其独特的思维方式来解释穴道疗法的效果。在《黄帝内经.素问》中就有记载“气血不顺百病出”的句子。所谓的气血,就是支配内脏的一种能量,而这种能量若流动混乱,就会引起各种疾病。

“内病外治”之精华,古方今制。穴位保健治疗法又是我国中医治疗的根本,他对于疾病的保健治疗可发挥莫大的助力。比如治疗肠胃病的李氏胃肠贴 便是针对人体相关穴位,采用纯天然中草药精华,利用经皮给药,大大减少了西药直接作用内脏给人体带来的副作用和依赖性。从而达到改善微循环,增加肌体细胞活力,有效缓解患部疼痛的作用。

穴道就是位于能量流动的通路上。这种通路称为“径路”,穴道的正常称法应是“经穴”。内脏若有异常,就会反应在位于那有异常的内脏径路上,更进一步地会反应在能量不顺的经穴上。因此,通过给予穴道刺激,使能量的流动顺畅,而达到治病保健的功效,这就是穴道保健治疗的目的了。

穴道保健治疗法对疾病的治疗,的确有极高的效果,而且,最近也逐渐借科学的方法剖析其效果。

其结论,简单的说,就是:穴道疗法之效能是借刺激穴道而调整自律神经达到健体强身为目的的运动。中医认为体内循环系统发生紊乱,就会生病,而这所谓能量紊乱的状态,换句话说,就是自律神经平衡失调的状态。  

十二指肠白点综合征

概述

十二指肠白点综合征(Duodenal White Spot Syndrome,DWSS)是近年来日本学者根据内镜所见提出的一个综合症概念,系指十二指肠粘膜呈现不同于十二指肠溃疡的、散在粟粒样大小的白点或白斑。由于在活检病理检查时均有十二指肠炎症存在,故国内多数学者认为它不应列为一独立的综合征,其实质是十二指肠炎的一种特殊表现形式,称之为“白点型十二指肠炎”较合适。最近国内文献上已开始应用这一名称。  

诊断

因而内镜检查时不应仅满足于一处病变的发现,应仔细观察不遗漏伴随病变,作出完整的诊断。  

治疗措施

对胃酸偏高而有腹痛者可给予H2-受体阻滞剂(甲氰咪胍雷尼替丁法莫替丁等)甚或质子泵抑制剂(奥美拉唑兰索拉唑);碱性药物如盖胃平氢氧化铝凝胶等对缓解症状有较好疗效。由于幽门螺杆菌在本病发病中的作用尚不清楚,抗生素和铋制剂的应用无确切指征,但有人观察16例DWSS经甲氰咪胍和抗幽门螺杆菌治疗后3个月内白点消失13例,减少2例。有待深入研究。  

病因学

有人认为是上消化道炎症尤其是萎缩性胃炎使胃酸分泌降低,胰液分泌减少。胰液中的胰脂肪酶不足,加重了脂肪消化、吸收、转运功能障碍,使脂质贮留于吸收上皮细胞或粘膜固有膜层而呈现白色病变,临床上发生脂肪泻等表现。但国人萎缩性胃炎病变部位多在窦部,此区无泌酸细胞,故临床上见到萎缩性胃炎胃酸分泌功能正常者颇多。再加之十二指肠白点处活检病理组织学上均有炎症存在,故有认为本病是一种特殊的十二指肠炎。  

病理改变

光镜检查见白点处十二指肠粘膜呈慢性炎症改变。主要表现为淋巴细胞、浆细胞、单核细胞及嗜酸细胞浸润,绒毛间质中的淋巴和和血管扩张,十二指肠腺腔扩大,绒毛末端呈灶状透亮空泡分布。电镜下正常十二指肠绒毛呈指状或分叶状,隐窝扩大。特征改变是肠粘膜吸收上皮细胞内有大量脂质贮留。随着病情加重,可有细胞核细胞器受挤压现象。细胞器亚微结构退行性变,电子密度减低。线粒体变性、增多,密集分布在细胞核周围。粗面内质网扩张成囊状或球形,光面内质网代偿性增多。个别染色质凝集现象。  

临床表现

本病男多于女,以青壮年多见。临床上常表现为不规律性上腹部痛疼或不适,恶心、纳差、嗳气、食欲不振等消化不良症状。有些出现典型的脂肪泻:粪量多,不成型,棕黄或略带灰色,恶臭,表面有油腻状光泽,镜检有大量脂肪球。有些可伴有慢性浅表性胃炎、萎缩性胃炎,消化性溃疡,慢性胆囊炎,胰腺炎,胆石症等等,使临床症状更无特异性,致使绝大多数病例在内镜检查前难以估计有DWSS存在。  

并发症

伴有十二指肠溃疡、胃溃疡、浅表或萎缩性胃炎等。  

辅助检查

1.实验室检查中除老年患者可有血脂增高外,多无明显异常。

2.内镜检查:内镜下十二指肠粘膜白点多位于球部特别是前壁及大弯侧。后壁较少,此可能与血管、淋巴管的走向有关。也有些位于上角部和降部。白点呈稀疏之散在分布或密集成簇,圆或椭圆形,直径约1~3mm,多数平坦,部分轻度凹陷呈脐状或微隆起呈斑块样,表面乳白点或灰白色,乃脂肪局部贮留、淋巴管扩张之故。有时被胆汁染成黄色。通常无分泌物覆盖,边界清晰,边缘由浅黄色逐渐过渡到正常十二指肠粘膜。白点或白斑表面光滑,质地稍硬,反光增强。靠近观察呈白色绒毛状,用水冲洗后无变化。病变周围的十二指肠粘膜可有花斑样或充血、粗糙不平,失去正常绒毛状外观等改变。  

鉴别诊断

内镜下须与之鉴别的疾病主要有十二指肠炎性息肉,十二指肠布氏腺增生症,十二指肠霜斑样溃疡,等等。十二指肠炎性息肉多为扁平、广基性隆起,表面充血,周围十二指肠粘膜有不同程度的炎症表现。十二指肠布氏腺增生为结节状多发性微隆起,表面色泽正常。十二指肠霜斑样溃疡呈多处点片状糜烂,多散中分布,复不全白膜,其间粘膜充血、水肿,外观似降箱样,一般无凹陷。一般不难作出鉴别诊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