脏象
脏象学说(the theory of Visceral Activities),研究人体脏腑的生理功能、病理变化及其相互关系的学说。脏,古作藏,指居于体内的脏腑;象,指脏腑的功能活动和病理变化反映于体外的种种征象。也就是说,形体组织和证候方面可以看到或诊察到的一些徵象,可以反映内在脏腑机能(实际上也包括营、卫、气、血、精、神、津液等内容)的变化,并以此作为判断人体健康和诊察、治疗疾病的依据。
脏象学说是中医学基础理论的一个重要内容。是研究人体脏腑活动规律及其相互关系的学说。它认为人体是以心、肝、脾、肺、肾五脏为中心,以胆、胃、大肠、小肠、膀胱、三焦等六腑相配合,以气、血、精、津液为物质基础,通过经络使脏与脏、脏与腑、腑与腑密切联系,外连五官九窍、四肢百骸,构成一个有机的整体。它的形成主要有三个面:一是古代解剖知识;二是长期以来对人体生理、病理现象的观察;三是反复的医疗实践,从病理现象和治疗效应来分析和反证机体的某些生理功能。
研究对象及范围
古代医家通过长期的实践,以粗浅的解剖知识为基础,从体外的各种征象测知脏腑的生理功能,推究其病理变化,并运用古代哲学阴阳、五行的思维方式,进行类比推理、综合分析,逐步形成了藏象学说。藏象学说所指的任何一个脏腑都不单是西医学中某个脏器或某个生理解剖系统,它体现了中医学整体观的特点,认为人的生命活动以五脏为中心,六腑相配于五脏,气、血、精、津液则是脏腑功能产生的物质基础,通过经络系统把五脏六腑、四肢百骸、皮肉筋脉、七窍二阴联系成一个有机的整体。脏与脏、脏与腑、腑与腑之间,在生理上相互依存、相互制约,在病理上相互影响、相互传变。它还认为人与自然界保持着统一性,五时(春、夏、长夏、秋、冬)与五脏相通,一日的阴阳盛衰与人体阴阳消长相应,因此人与自然界相互关联,密不可分。藏象学说广泛应用于中医学的生理、病理、诊断、治则、方药、预防等各个领域,是辨证论治的基础。对杂病的治疗,以脏腑辨证最为常用,而对热性病的治疗,尽管通常采用六经、三焦、卫气营血等辨证方法,但同样离不开脏腑。由此可见,藏象学说是中医学理论体系中十分重要的组成部分。
人体的脏腑包括五脏:心、肝、脾、肺、肾;六腑:胆、胃、小肠、大肠、三焦、膀胱;奇恒之腑:脑、髓、骨、脉、胆、女子胞。藏象学说不仅要研究这些脏腑的部位、形态、生理病理,而且要探究脏与脏、脏与腑、腑与腑之间的关系,以及脏腑与人体情志的关系,脏腑与气、血、精、津液的关系。人体的形体(皮、肉、筋、骨、脉)、官窍(耳、目、口、鼻、舌、咽喉、前阴、后阴)生理功能的产生离不开脏腑,它们与脏腑的关系也是藏象学说所要研究的内容。可见这一学说所研究的范围是很广泛的。
形成与发展
藏象学说的形成,可以上溯到中国现存最早的医学典籍《内经》。当时解剖所取得的直观认识为藏象学说的形成打下了形态学的基础。如《灵枢.经水》说:“若夫八尺之士,皮肉在此,外可度量切循而得之。其死,可解剖而视之。其脏之坚脆,脏之大小,谷之多少,脉之长短,血之清浊……皆有大数。”说明在《内经》时代,人们已自觉地把解剖知识引进了医学领域,所记载的人体脏腑的位置、形态、大小等,即是中国古代医家对人体解剖的真实记录,许多数据都与现代解剖学非常相近。而且古代医家凭借长期的生活、医疗实践,对脏腑功能活动、脏腑与形体官窍的关系的认识已超越了解剖的范围。就生活实践而言,如人饮食过饱则腹部胀满,因而认识到脾胃居腹里,胃主纳谷,脾主运化,有腐熟水谷的功能;人受凉感寒则病恶寒、发热、咳嗽、鼻塞、流清涕,从而联想到肺居胸中,外合皮毛,开窍于鼻,风寒外侵,由皮毛而影响及肺,就会发生这些症状。这就清楚地说明,人体脏腑与其他组织器官虽然各有分工,但存在着内在的联系。就医疗实践而言,古代医学家经过多次的重复,从病理现象推论出生理功能,如耳鸣、听觉不敏的疾患,从肾着手治疗而获效,于是得出“肾开窍于耳”的理论。此外,古代哲学思想——阴阳五行学说渗透到医学领域,对藏象学说的形成产生了很大的影响。有关脏腑及其他组织器官的属性及其功能活动,脏腑器官构造与功能间互根互用的关系等都可用阴阳加以概括。为了更清楚地说明五脏六腑的特性以及脏腑间的关系,则运用五行学说加以解释,一方面把五行归属于五脏,另一方面用五行的生克规律说明脏腑间的生化制约,使之处于平衡的运动状态。这就使藏象学说更为系统化、理论化。
在《内经》所奠定的基础上,《难经》对脏腑的解剖形态和功能的认识又增进了一步,首次提出“左肾右命门”的观点,促进了后世对命门的认识与争鸣。《中藏经》以脉证为中心,分述五脏六腑的寒热虚实,判断证候的顺逆,形成了系统的脏腑辨证理论。唐代孙思邈《千金要方》记述了五脏六腑的轻重、大小、长短、阔狭、容量等,将五脏、五时(春、夏、长夏、秋、冬)、五方(东、南、中、西、北)、五体(筋、脉、肉、皮、骨髓)等纳入五行的范畴,说明脏腑器官之间及与自然界的整体联系。对于杂病,则以五脏为中心,分列病证并阐述其证治方药。宋代儿科学家钱乙,治病以五脏为纲,配合五腑(六腑除三焦外)、五官、五志等进行辨证,认为五脏的发病特点是心主惊、肝主风、脾主困、肺主喘、肾主虚,并对五脏为病的常见症状作了归纳,立法用药颇具匠心,对后世影响很深。金代张元素,以脏腑寒热虚实来分析病机,进行辨证治疗,并从补虚、泻实、温寒、清热几个方面提出常用方药,对脏腑辨证作出很大的贡献。金元医家李东垣提出内伤脾胃、百病由生的论点,突出脾胃在发病中的重要性,立方用药侧重补中升阳。清代叶天士提出了养胃阴的理论和方药,补充和发展了李东垣的内伤脾胃学说。另一位清代医家王清任认为业医治病,当先明脏腑,并躬身实践,解剖尸体,对传统理论提出某些质疑,如否定“心主思”之说,认为“灵机记性在脑不在心”。这一矢志实践的精神十分可贵。经过历代医家长期的探索和实践,藏象学说逐步成为中医学基础理论中的重要内容之一。
基本内容
藏象学说的基本观点是认为人是以五脏为中心的统一体并与自然界保持着统一,体现了中医学所具有的整体观的特点。在人的生命活动中,心、肝、脾、肺、肾五脏是中心,每脏都配以相应的腑:心配小肠,肝配胆,脾配胃,肺配大肠,肾配膀胱,脏对相配之腑的功能起主导与决定作用。其他形体官窍、四肢百骸均与五脏相关:心与血脉、舌、面,肝与筋、目、爪,脾与肉、口、唇,肺与皮毛、鼻,肾与骨、髓、耳、发等均具有特殊的联系。气、血、精、津液既是脏腑功能活动的物质基础,又是脏腑功能的产物,它们与五脏关系密切:肾藏精,肝藏血,脾藏营,肺主气,心主血。津液的生成,输布与排泄,则主要是肺、脾、肾三脏协调完成的。人的精神情志活动称为“七情”(喜、怒、忧、思、悲、恐、惊)或“五志”(喜、怒、思、悲、恐),“五志”归属五脏:心在志为喜,肝在志为怒,脾在志为思,肺在志为忧(或悲),肾在志为恐,但这不是机械的划分。作为人体机能活动表现的情志,是以五脏精气作为物质基础的,脏气失调会引起异常的情志,而异常的情志同样会影响脏腑的功能。将五志分属五脏,也是脏腑学说中以五脏为中心的内在统一性的体现。人与自然界季节变化有密切的关系,心气通于夏,肝气通于春,脾气通于长夏,肺气通于秋,肾气通于冬。而昼夜阴阳的变化亦与四时特点相类似,如《灵枢.顺气一日分为四时》:“以一日分为四时,朝则为春,日中为夏,日入为秋,夜半为冬。”人体的阴阳消长亦与之相适应,保持着与外界环境的统一。
阴阳五行学说对脏腑的功能、特性、相互关系作了深刻的揭示。就阴阳而言,脏属阴主里,腑属阳主表,肾与膀胱、肺与大肠等都具有阴阳表里的配合关系。五脏的主要功能是“藏精气而不泻”(《素问.五脏别论》),即贮藏精气,勿使外泄;六腑的主要功能是“传化物而不藏”(《素问.五脏别论》),即受盛和传化水谷,排出糟粕。就五行而言,金、木、水、火、土归属五脏,如根据木性能曲能直,喜升发,而肝藏血,主疏泄,喜条达,恶郁滞,类比推理出肝属木。同样的道理,推演出心属火,肺属金,肾属水,脾属土。根据五行相生相克的规律,五脏的相生为肝生心,心生脾,脾生肺,肺生肾,肾生肝;五脏的相克为心克肺,肺克肝,肝克脾,脾克肾,肾克心。生克正常为生理现象,反常则为病理现象。藏象的阴阳五行模式,绝不是玄虚臆测的理论,而是为历代医家反复实践所证实了的,因此具有科学的内涵。
在医疗中的应用
藏象学说贯穿到中医学各个领域,成功地指导了中医的实践。就诊断而言,所以能运用诊法了解病位之所在,分辨病邪之属性,把握脏气之虚实,关键是通过疾病的外在表现,联系脏腑、经络、组织器官的相关情况,加以分析归纳而得到的。如“目赤肿痛”,多系肝火为患,这是因为“肝开窍于目”,肝火上炎就会发生目赤肿痛。这对于从“象”来了解脏腑的虚实及功能活动,明确疾病的症结所在,从整体上决定治疗都是很有意义的。就治疗而言,由于脏与腑的功能特点不同,发生病变时,治疗大法各异。一般而言,五脏是主贮藏精气的,其有病往往表现为精气不足,如心气亏虚、肾精亏损等,见证以“虚”为主,常用补法,六腑则主受盛与传化水谷,见证以传化失常为多,如食滞胃脘、热结大肠等,常用通法,所以有“六腑以通为用”的说法。根据脏腑相互资生、相互为用的关系,调治某脏的亏损,往往涉及到与之相关的他脏,如肝阴亏损,在益肝阴的同时,可以运用滋肾的药物,肝属木,肾属水,称之为“滋水涵木”。根据脏腑相互的配属关系,邪热痰浊等病邪壅阻某脏之实证,可以通过泻其相关的腑的办法寻求出路,如痰热壅肺可以通下大肠,心经热盛可以清利小肠等。杂病尽管病证纷繁复杂,但离不开脏腑功能的失常与脏腑相关的气、血、津液的生成不足或代谢失常,所以杂病常用脏腑辨证,热性病常用六经辨证、三焦辨证、卫气营血辨证。六经辨证是以太阳、阳明、少阳、太阴、少阴、厥阴六经的名称来概括不同的病证,其实质离不开所属的经络与脏腑,如太阳病,主要反映足太阳膀胱经和腑的病变等。三焦辨证是根据热病不同阶段脏腑病变的重心及其传变关系而确立的,上焦主要反映心、肺的病变,中焦主要反映脾、胃的病变,下焦主要反映肝、肾的病变。卫气营血辨证是热病的又一种辨证方法,卫、气、营、血代表热病发展过程中四个不同阶段,反映其传变的客观规律,卫分证主要指肺与皮毛的病变,气分证则以胃腑病变为多,营分证涉及到心与心包,血分证又以心及血脉病变为多。所有这些辨证方法,其内在联系就是脏腑经络,由此可见藏象学说对指导临床的重要性之所在。
现代研究
藏象学说是中医学理论体系的核心部分,含有极丰富的内容。但是,从其基本特点及其发展所处的历史条件来看,总以直接观察为手段,以经验材料的积累为基础,故其理论朴素,说理欠透,对人体各种生理现象和病理过程的内在联系和内部规律的认识都有待深入。由于藏象学说所指的脏腑,已不是一个单纯的解剖实体,因此对藏象的现代研究具有相当的难度。近30余年来,运用现代科学技术,通过临床观察和动物实验等途径,对藏象加以探讨,对藏象理论进行多途径的研究和探索,取得了一定进展。如肾的研究主要从内分泌、免疫功能、能量代谢、植物神经功能等方面进行探讨。其中关于肾阳虚的实质,许多研究者经过多次实验,比较一致地观察到:当肾阳虚时24小时尿17-羟排泄量减少,丘脑—垂体—肾上腺皮质功能低下,血T细胞比值、玫瑰花瓣试验与淋巴母细胞转化试验的降低;红细胞糖酵解作用减慢,能量获得减少。一些研究者还对肾与耳、肾与骨的联系及其物质基础、肾与微量元素的关系等作了探讨。又如有些研究的结果表明,中医学的“脾”是以消化系统为主的多系统的功能综合单位,脾虚病人主要可表现为消化功能障碍,有些脾虚患者在酸刺激情况下,唾液淀粉酶活性下降。关于脾与植物神经系统的关系,一些研究表明,脾虚时植物神经功能紊乱,主要表现为交感神经功能偏低,副交感神经偏亢,以及交感与副交感神经的应激能力低下。一些研究还表明,脾与免疫功能、内分泌系统均有关系。这些研究对促进藏象学说的发展,进一步指导临床实践,都是很有意义的。
脏象相关条目
身形脏腑组织
脏腑功能及其关系
体表部位
参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