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下病

来自医学百科

带下病是指带下的期、量、色、质、气味发生异常,并伴有局部或全身症状为特征的疾病。(《李积敏医学文集》)  

诊断

妇女阴道内流出的带下量多绵绵不断,或色、质、气味异常,或伴有全身症状者,可诊断为本病。 赤带与经间期出血,经漏;脓浊带下与阴疮排出的脓液,可通过妇科检查而鉴别。如带下五色夹杂,如脓似血,奇臭难闻,当警惕癌变,应结合必要的检查以明确诊断。  

辩证

本病发生的病因病机主要是脏腑功能失常,湿从内生;或下阴直接感染湿毒虫邪,致使湿邪损伤任带,使任脉不固,带脉失约,带浊下注胞中,流溢于阴窍,发为带下病。

带下病的辨证虚实之分。临床以实证较多,尤其合并阴痒者更为多见。一般带下量多、色白,质清无臭者,属虚;带下量多,色、质异常有臭者,属实。

本病的治疗以祛湿为主。脾虚者,健脾益气,升阳除湿;肾虚者,补肾固涩,佐以健脾除湿;湿热者,清热利湿;湿毒者,清热解毒利湿;感虫阴痒蚀烂者,必须配合阴道冲洗和纳药等外治法。  

病因

关于什么是带下病,何为带下病?《中国医学百科全书.中医妇科学》中的“带下病”条是这样定义的:“带下绵绵不断,量多腥臭,色泽异常,并伴有全身症状者,称‘带下病’。”而《中医大辞典.妇科儿科分册》和《简明中医辞典》之中均没有“带下”病辞条。《高等医药院校教材.中医妇科学》中说:“带下量明显增多,色、质、臭气异常,或伴全身、或局部症状者,称带下病。”《高等中医院校教学参考丛书.中医妇科学》中云:“带下病是指带下的量明显增多,色、质发生异常,或有臭气,或伴有其它症状者。”从以上定义中,可以就带下病综合如下几个要点:①带下量明显增多;②带下色、质、气味异常;③伴有局部或全身症状。从这些要点中,有理由说它只是带下病中的一个方面──“带下过多”证。而生理性带下减少或缺无,少到无法维持正常润泽阴户的功能,而在临床上出现诸如“阴道涸干吊痛”、“交合涩痛”等症的现象,临床中并不少见,妇科临床工作者或多或少都会遇到过治疗过此类病例。而这部分病症,我们把它归纳为带下证的另一个方面──“带下缺少”证。再者就是,带下病中有些特殊的证型,如“白崩”、“白漏”、“痛带”等证。症见突然阴道流出大量白色液体,质稀如水,或如粘液等,称为“白崩”,亦称“阴崩”。症见从阴道流出白色液体,或经血漏下挟有白色液体,淋沥不断,质稀如水者,称之为“白漏”,亦称“阴漏”。症见白带日久不止,量多质清稀,脐腹冷痛者,称之“痛带”,亦称“白带腹痛”。上述病症虽临床少见,但证候特殊,有必要单独列出来加以归纳讨论。

综合上述,李积敏认为由于历史原因,古代医家对“带下缺少”证未有足够的认识,加之对此证及“白崩”、“白漏”、“痛带”等记载甚少,以至于一贯以来都将“带下过多”一证误认为是“带下病”的全部内容。现就带下病,李积敏认为应给予一个科学的定义:“带下病是指带下的期、量、色、质、气味发生异常,并伴有局部或全身症状为特征的疾病。”(《李积敏医学文集》)其中带期正常情况应是,女子生而即有,在绝经期后则逐渐减少,只至干涸无带。  

带下病的四种类型

带下病属于西医所说的白带异常,下面我们来介绍带下病的四种类型:肝火型、脾虚型、湿热型和肾虚型。下面我们来分别介绍。

(一)肝火型白带─白带量多、颜色黄、有臭味、舌苔黄腻月经量增多或延长,这种偏热的白带可以用龙胆草、山药、芡实白果黄柏车前子等中药加减方来治疗。

(二)脾虚型白带─白带量多、色白如蛋清、无味道,蒹有全身容易怕冷、频尿中药的使用则需用补脾类,例如白术、山药、人参柴胡芍药甘草等中药来改善体质。

(叁)湿热型白带─白带颜色黄稠,甚至夹有血丝,味道恶臭大便秘结,小腹疼痛,可以当归白芍丹皮、黄柏、香附黑豆等中药来改善白带。

(四)肾虚型白带─白带长期量多、色白清冷如水,兼有腰膝痠软、头晕耳鸣,需用补肾中药,如﹕山药、山茱萸熟地杜仲沙苑蒺藜、芡实、莲须等中药来改善。

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