睡眠障碍
睡眠量不正常以及睡眠中出现异常行为的表现﹐也是睡眠和觉醒正常节律性交替紊乱的表现。可由多种因素引起﹐常与躯体疾病有关。
正常人每隔24小时有一次觉醒与睡眠的节律性交替。睡眠可分为正相睡眠期(非快速眼动睡眠期NREM)和异相睡眠期(快速眼动睡眠期REM)﹐健康人睡眠开始于正相睡眠期﹐维持70~100分钟后转入异相睡眠期﹐再维持20~30分钟后又转入正相睡眠期﹐如此重复约4~6次﹐睡眠量常依年龄不同而异﹐新生儿需睡18~20小时﹐儿童12~14小时﹐成人7~9小时﹐老年人一般只需5~7小时。
对睡眠和睡眠障碍的研究﹐可追溯到19世纪﹐当时从因患脑炎而发生意识障碍的病案中发现﹐病变的定位不在大脑皮层而在脑干灰质﹐因而人们把脑干看成是维持意识的中心。其后从寻找睡眠中枢的研究发现﹐睡眠中枢在丘脑
与延髓之间。巴甫洛夫在实验中使狗丧失视﹑听﹑嗅觉﹐结果引起了长期睡眠﹐他认为感觉刺激的不断作用在维持觉醒状态有重要意义。20世纪40年代后﹐许多研究者发现﹐脑干网状结构上行性激活系统对维持觉醒有重要作用﹐如果该系统的非特异性冲动减弱﹐大脑皮层的紧张性就会下降而出现睡眠状态﹐因此他们把睡眠看作是该系统的被动抑制与觉醒的简单终结。60年代后的研究证明﹐桥脑中蓝斑和缝际核与REM的发生有关﹐而中脑的缝际核可能与NREM有关﹔缝际核含有5-羟色胺能神经元﹐蓝斑含有去甲肾上腺素能神经元﹐用化学方法使5-羟色胺增加或减少﹐可使NREM和REM易化或抑制﹔因此﹐5-羟色胺能神经元中枢通路可能与NREM的维持和REM的激发有关﹐而去甲肾上腺能神经元中枢通路可能与REM的维持与觉醒有关。
主要睡眠障碍:
包括睡眠失调和异态睡眠。
睡眠失调包括:睡眠量不足;想睡但是无法入睡,直到凌晨两点才能入睡,睡眠质量差;尽管睡了一夜,但是仍感到不能消除疲劳。
异态睡眠:睡眠期间出现行为或生理上的异常。
原发性失眠症:入睡或保持睡眠困难,或醒后感到不解乏(即使睡眠正常,也感到休息不充分).
原发性嗜睡症:患者抱怨睡眠过多,睡眠时间延长或白天睡眠发作。
发作性睡病:患者控制不住地睡眠发作,伴有短暂肌张力消失(猝倒)。注:“猝倒”即为瞬间进入REM睡眠阶段,而该症状就涉及到REM障碍。
与呼吸相关的睡眠障碍:睡眠过多或失眠是由于与睡眠相关的呼吸困难所致,包括以下症状:
中枢型睡眠呼吸暂停:短暂呼吸停止,常与某中枢神经系统疾病有关。
混合型睡眠呼吸暂停: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与中枢型睡眠呼吸暂停的综合。与失眠症相似的症状。
生理节律紊乱性睡眠障碍:持续或反复受扰导致睡眠过多或失眠,这是由于患者24小时睡眠一觉醒节律模式与他(她)所处的环境所要求的节律不妥。
夜惊:多发于儿童,对健康并无威胁。通常情况下,夜惊发生在孩子第四睡眠阶段,此时孩子很难醒来,但会发出受惊后的尖叫。当最终醒来后,孩子可能仍然会感到恐惧,但是记不得到底发生了睡眠心理活动导致了夜惊。
病因和机理
睡眠根据脑电图、眼动图变化分为二个时期,即非快眠动期(HREM)和快眼动期(REM),非快眠动期时,肌张力降低,无明显的眼球运动,脑电图显示慢而同步,此期被唤醒则感倦睡。快眼动期时,肌张力明显降低,出现快速水平眼球运动,脑电图显示与觉醒时类似的状态,此期唤醒,意识清
楚,无倦怠感,此期出现丰富多彩的梦。
研究发现脑干尾端与睡眠有非常重要的关系,被认为是睡眠中枢之所在,此部位各种刺激性病变引起过度睡眠,而破坏性病变的引起睡眠减少。另外还发现睡眠时有中枢神经介质的参与,刺激5-羟色胺能神经元或注射5-羟色胺酸,可产生非快眼动期睡眠,而给5-羟色胺拮抗药,产生睡眠减少。使用去甲肾上腺素拮抗药,则快眼动期睡眠减少,而给去甲肾上腺素激动药,快眼动期睡眠增多。
睡眠障碍表现
睡眠量的不正常
可包括两类﹕一类是睡眠量过度增多﹐如因各种脑病﹑内分泌障碍﹑代谢异常引起的嗜睡状态或昏睡﹐以及因脑病变所引起的发作性睡病﹐这种睡病表现为经常出现短时间(一般不到15分钟)不可抗拒性的睡眠发作﹐往往伴有摔倒﹑睡眠瘫痪和入睡前幻觉等症状。另一类是睡眠量不足的失眠﹐整夜睡眠时间少于5小时﹐表现为入睡困难﹐浅睡﹐易醒或早醒等﹐失眠可由外界环境因素(室内光线过强﹑周围过多嘈音﹑值夜班﹑坐车船﹑刚到陌生的地方)﹑躯体因素(疼痛﹑瘙痒﹑剧烈咳嗽﹑睡前饮浓茶或咖啡﹑夜尿频繁或腹泻等)或心理因素(焦虑﹑恐惧﹑过度思念或兴奋)引起。一些疾病也常伴有失眠﹐如神经衰弱﹑焦虑﹑抑郁症等。
睡眠中的发作性异常
指在睡眠中出现一些异常行为﹐如梦游症﹑梦呓(说梦话)﹑夜惊(在睡眠中突然骚动﹑惊叫﹑心跳加快﹑呼吸急促﹑全身出 ﹑定向错乱或出现幻觉)﹑梦魇(做恶梦)﹑磨牙﹑不自主笑﹑肌肉或肢体不自主跳动等。这些发作性异常行为不是出现在整夜睡眠中﹐而多是发生在一定的睡眠时期。例如﹐梦游和夜惊﹐多发生在正相睡眠的后期﹔而梦呓则多见于正相睡眠的中期﹐甚至是前期﹔磨牙﹑不自主笑﹑肌肉或肢体跳动等多见于正相睡眠的前期﹔梦魇多在异相睡眠期出现。
睡眠障碍的危害:长期失眠可以引起免疫功能下降,抵抗力减弱.引起记忆力减退.影响工作学习.导致植物神经功能紊乱.经常失眠可以引起老年痴呆症.经常失眠可使人过早衰老缩短寿命.儿童失眠可影响生长发育.
睡眠障碍﹐取心理治疗与药物治疗相配合的方法可改善一般﹐但由其它疾病引起者﹐则有赖于消除病因。
睡眠障碍:常见问题与解答
国际精神卫生组织主办的全球睡眠和健康计划于2001 年发起了一项全球性的活动——将每年的3 月21 日,即春季的第一天定为“世界睡眠日”。人一生中有三分的时间是在睡眠中度过的,五天不睡就会影响人的生存,可见睡眠是人重要的生理需要之一。睡眠是生命所必需的过程,是机体复原、整合和巩固记忆的重要环节,是健康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据世界卫生组织调查,27% 的人有睡眠问题。潘集阳教授多年从事焦虑抑郁和睡眠障碍的临床研究,应邀为我刊撰稿,解答大众所关心的睡眠障碍方面的问题。
脑力劳动者最容易碰到的健康问题之一就是失眠。严重的人,一到天刚擦黑的时候就开始发愁,“今天不知睡不睡得着?”进入冬季,昼短夜长,漫漫长夜无法入睡的滋味非常难受。不少人可能是久病成医,把自己的睡眠问题归结为神经衰弱。但是,医生指出,睡眠障碍和神经衰弱不能画上等号。目前,对神经衰弱没有什么好办法,但单纯的睡眠障碍却是可以通过治疗调试好的。
朝阳医院心理咨询门诊主任顾秀玲大夫介绍,失眠只是一种症状,除了神经衰弱之外,抑郁、焦虑的人都有可能出现这种症状。如果自己主观就把自己归到神经衰弱的人群里,而没有仔细寻找原因的话,很可能耽误了恢复良好睡眠的治疗。
世界睡眠日的一项万人问卷调查显示,国人中有45%存在着不同程度的睡眠障碍。睡眠障碍有两种表现,一是入睡困难,如果躺在床上30分钟还睡不着,而且维持了一段时期,可能就是出现了问题。另外,睡眠障碍还体现在睡眠维持方面,有的人经常在早上三四点钟醒来,就再也睡不着了,或是睡一夜要醒好几次,这也属于睡眠障碍的一种。
可能引起睡眠障碍的外界原因不少,环境因素是很重要的一种。房间过于明亮、有噪声,或是冬天烧暖气,室内空气太干燥都可以影响到人的睡眠质量。另外,更多的患者是因为工作压力大,过于疲惫和总是考虑生活中不顺心的事情而阻碍良好的睡眠。
克服睡眠障碍要从这几方面入手。第一,给自己一个舒适的睡眠空间,床要舒服,卧室内最好悬挂遮光效果好的窗帘,同时把门窗密封工作做好,省得外面的噪声吵到您的休息。第二,冬天气候干燥,在卧室里放一个加湿器会对睡眠起到好的作用。床头边放上一杯水,万一夜里渴了也不用起来找水喝,免得困意全消。第三,睡前不要服用让中枢神经兴奋的药物,咖啡、浓茶、巧克力都是睡前不该选择的食物。有人认为,喝点酒可以帮助睡眠,其实不然,不少人酒醉睡醒之后感到自己浑身无力、头也昏沉沉的,正是酒精使睡眠质量下降了。
顾大夫介绍,在门诊中,真正属于神经衰弱而失眠的病人并不多。相反,很多人由于抑郁或焦虑把自己归入神经衰弱。这些病人只要找到失眠的真正原因,对症下药,服用一些抗抑郁剂、抗焦虑药,再配合心理疗法是完全能把自己从失眠中解脱出来的。
医生提醒,想睡得好,就要养成良好的睡眠卫生习惯,按时有规律地睡眠。有睡眠障碍的病人不要自己滥服药物,要在医生指导下吃药,睡眠障碍才能克服.
问:我常失眠,看病时,医生总是开安眠药给我,请问:如果我经常服用安眠药,会不会成瘾?
答:由于老一代安眠药成瘾性强,加上各种科普读物的宣传,使很多临床医生和患者都担心服用安眠药会成瘾,患者拒绝服用安眠药改善睡眠,从而使患者失眠问题难以解决。
服用安眠药是否会成瘾,要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而言。目前,无论是临床医生还是患者都对安眠药有一种误解,认为只要服用安眠药就会成瘾。其实,用新一代苯二氮类安眠药治疗失眠出现药物成瘾只是个别现象,同时,临床医生可以根据药物的临床药理学特点来帮助患者预防药物成瘾出现。
1998 年在法国巴黎举行的欧洲神经精神科学院会议上,与会的73 位国际公认的专长于临床精神药理和药物治疗的精神科专家认为,治疗剂量的新一代苯二氮类安眠药产生的依赖对单纯失眠的患者不是一个重要的临床问题。约90% 的专家认为逐渐停药会显著减轻停药症状,而短期使用(2-4 周) 几乎无依赖和停药难问题。美国新墨西哥大学医学院精神科教授尤利赫斯认为, 临床医生和就诊的患者错误地把长期治疗和成瘾相等同起来, 导致患者拒绝服药, 没有能够进行有效治疗, 影响患者病情好转。事实上,临床上大约有10% 的慢性失眠患者必须服药才能改善自己的睡眠。
值得提醒的问题是引起失眠的原因非常多,临床医师应该了解失眠的原因,针对病因治疗,而不是一听患者有失眠,就给患者安眠药治疗。因为如果患者没有真正解决失眠原因,长期服用安眠药,就会使患者形成真正的药物依赖。
问:我是一名大学生,晚上经常失眠,尤其在考试前更难以入睡。每当看到同宿舍的同学上床就能睡着,心里非常羡慕,我不明白我为什么会失眠,而别人没有。
答:失眠是在普通人群和患有各种躯体和精神疾病的患者中一个最常见的睡眠不好的主诉,通常大约有三分的人认为自己的睡眠不好。据美国盖洛普调查( Gallup Poll) 发现,大约三分的美国成年人称自己睡眠紊乱, 其中35% 的人认为只是在某一段时间内有睡眠不好,另外约12% 的人认为自己有长期的睡眠问题。 妇女和35 岁以下的人更倾向抱怨自己有失眠,因而失眠在普通人群中非常普遍。
与失眠相关的原因非常多,最常见的是情绪问题,尤其是与考试前的失眠与焦虑有关,同时也与自己先天的生理特征有关。偶尔一两次失眠没有关系,大多数人都会发生,关键是不能让偶尔失眠变成慢性失眠。
问:我听人讲,人每天正常睡眠要睡八小时,而我每天只要睡六个半小时左右,而且白天精力充沛,工作良好,请问:我是不是睡眠有问题?
答:我们每天需要多少睡眠时间,主要与每个人睡觉后第二天的精力是否充沛有关。人们通常的概念是:每个人晚需要八小时睡眠。这样一来,我们一生中大约有三分的时间生活在床上。
事实上,我们每个人所需要的睡眠时间因人而异,并且与每个人的遗传因素有关。极少数人每晚只需睡五小时,就能达到白天精力充沛的状态,保证身体健康良好。而有些人可能要睡上11 个小时,才能保持精力够用,身体感觉舒适。大多数人每晚睡眠在6-10 小时之间。
因此,只要保证次日精力充沛,保证学习工作有效率,前一天的睡眠时间多少关系不大。
问:我患失眠症有四五年,在几家大医院看过,服了不少中西药都不见效。近一年来经常早醒,在凌晨醒来后,再难以入睡。除失眠外,白天无精打采,心情郁闷,食欲不振,偶尔有轻生的念头。请问:我的失眠症这么顽固,是否能治疗好?
答:从你介绍的情况来看,一开始患有失眠症,后来合并有抑郁情绪。因为无精打采﹑ 心情郁闷﹑食欲不振和轻生念头是常见的抑郁症症状。
国外有专家研究发现,大约70% 的慢性失眠患者同时患抑郁症。如果失眠患者伴有抑郁,但医生只治疗睡眠问题,而忽视抑郁症的存在,治疗效果往往不好。对于临床医务人员来讲,如果一个患者失眠久治不愈,也应该考虑有无合并抑郁症的可能。
抑郁症患者往往伴有睡眠紊乱问题。抑郁症的睡眠紊乱有入睡困难、睡眠连续性紊乱以及早醒等症状,其中睡眠早醒往往是抑郁症的特征性症状。抑郁症患者会诉说晚上总睡觉时间减少。如果临床医师没有注意患者的抑郁情绪而只注意失眠症状,这样会耽误患者的抑郁症治疗,导致严重的不良后果。
问:我在自己的卧室不能入睡,但可以在客厅里能睡着,请问有什么方法可以帮助我在卧室睡觉?
这种情况属于慢性心理生理性失眠。这种失眠患者通常躺在床上便非常努力去睡,盼望在短时间内能睡着。岂不知这样一来反而引起精神兴奋和焦虑紧张。时间一长,对自己的卧室便形成了负性期望,卧室成为一个外部环境刺激因素影响入睡。如果睡眠环境成为患者睡前过度兴奋的一个重要因素,为了打破这种不良条件反射,患者应在医务人员指导下进行刺激控制疗法,帮助其在卧室里入睡。
以下是刺激控制疗法指导和患者必须遵守的规则。(1)只有患者想睡的时候才躺下睡觉。(2)患者的床只用于睡觉和性生活,也就是说不能在床上阅读、看电视、吃东西、想入非非等。(3)若睡前进行性生活,而后还是要按照刺激控制疗法规则入睡。(4)如果患者觉得在床上不能入睡,应该立即起床,到另一间房间去活动。患者躺在床上10 分钟若还没有睡意,请立即起床,否则表明患者没有遵守刺激控制疗法的规则。睡不着立即起床是为了在人与床之间建立入睡条件的联系。
如果患者不能立即入睡, 再重复第二项规则。 不管患者每天晚上睡多少时间,拨好您的闹钟,每天应准时起床。白天不能午睡或打盹,这样有助于身体建立持久连续的睡眠节律。
问:我经常睡眠不好,晚上为了帮助睡觉,我经常喝酒以帮助入睡,但睡眠还是时好时坏,不知喝酒是否可以帮助睡眠?
答:在日常生活中,人们往往认为喝酒可以帮助入睡,但许多人没有意识到喝酒同时可以干扰睡眠。酒作为一个潜在的因素可以干扰睡眠,使睡眠表浅,而且由于患者喝酒后小便增加, 起床小解后也会影响睡眠。
所以,从长期来看,喝酒对睡眠不但没有帮助,反而会让人喝酒成瘾。负责看病的医生应该向患者指出晚上或睡前喝酒对睡眠无害或有帮助是错误的观点。对长期喝酒形成习惯的患者,应该逐渐戒酒,尤其在睡觉前更不能喝酒。睡前不妨采用其他一些方法, 如放松疗法、冥想疗法或自我催眠疗法。
问:我患失眠有几个月,到医院看病,医生给我一些安眠药吃,睡觉很好。后来我自己停药,当晚便出现入睡困难。请问:我是否有安眠药依赖?
答:不少患者在服用药物一段时间后突然停药,会引起失眠,尤其是在服用半衰期短的药物、长期服药或者服用大剂量药物情况下。所以,服用安眠药物治疗失眠的患者应在医生的指导下,逐渐减少药物剂量,以免出现停药引起的失眠。一般停药过程要持续几周到几个月。另外,不但安眠药停药要慢,一些抗抑郁药、抗焦虑药突然停药,都会引起失眠、焦虑等症状。所以,以上药物均应在医生指导下停药。
问:由于工作紧张,我晚上经常入睡困难,在医生指导下我开始接受药物治疗。但第二天停药后,睡眠不但不好,反而比吃药前加重,不知这是什么原因?
答:你的情况在临床上称为停药后反跳性失眠。反跳性失眠是表示在停止使用药物后的失眠症状比治疗前更严重。这种情况可以由许多安眠药物引起,尤其是作用时间比较短的药物。反跳性失眠还表现为躯体戒断症状,伴随全身不适、不断加重的焦虑和失眠。失眠通常发生在几个星期内,偶尔也会在几天里出现。 所以,服用安眠药物治疗的患者应在医生的指导下逐渐减少药物剂量,以免出现反跳性失眠。
问:我睡觉前有入睡困难,睡眠中时睡时醒,同时伴有身体感觉,如感到刺痛、皮肤瘙痒以及全身不舒服,四肢动来动去,影响妻子睡觉。请问这是什么病?
答:从症状来看可能是不宁腿综合症的表现。不宁腿综合症是一种比较常见的睡眠障碍。不宁腿综合症或夜间睡觉时四肢阵发性运动通常有以下一个或几个临床表现:(1) 腿部有以上不愉快的身体感觉;(2) 失眠, 通常入睡困难或睡眠不能维持, 时睡时醒;(3) 白天常常昏昏欲睡或睡眠后不能恢复精力;(4) 患者的配偶或与患者睡一床的人常注意到患者睡眠不安宁或夜间身体运动。
不愉快的身体感觉是不宁腿综合症的主要表现,通常这种难以描述的感觉是引起肢体想移动的原因。患者往往有身体感觉。如感到刺痛、皮肤瘙痒以及全身性不舒服。有时患者不认为自己有身体不安宁的情况发生,大部分患者都会否认有疼痛感,即使是非常不愉快。如果让患者不移动腿,患者会感到难以忍受。
临床上有几种药物在某种程度上可以减少患者腿的痉挛: 苯二氮类安定药物﹑ 阿片类药物﹑ 多巴胺能药物。 其中苯二氮类安定药物是应用最广泛的药物, 可以用来治疗患者的身体不愉快的感觉和运动,同时也可以改善患者的睡眠。 临床试验证明氯硝安定是作用最好的药物, 改善肌肉和四肢运动有明显的作用。
多巴胺能药物有左旋多巴。 在80 年代, 美国开始用左旋多巴加脱羧酶抑制剂治疗不宁腿综合症, 有效率达70%。 左旋多巴和脱羧酶抑制剂作用快, 口服后30—60 分钟即可起作用, 不但可以治疗不宁腿综合症,也可以抑制夜间睡觉时四肢阵发性运动, 由此可以改善患者的睡眠。
阿片类药物对肌肉痉挛﹑ 身体不安宁和睡眠质量有轻度或中度的疗效。 但总体上, 阿片类药物在镇静作用方面不如苯二氮类安定药物, 在控制身体运动方面不如多巴胺能药物。
问: 我每天晚上都在第二天凌晨2-4 时以后才能睡觉,上午10-12 时后才能醒来,醒后精力充沛,工作良好,但有人说我睡眠有问题。请问我睡眠是不是真有问题,而且我的工作要求我早上8 时上班,有什么治疗方法?
答:从临床症状来看,患者应该患有睡眠时相推迟综合症。此症主要的临床特征是: (1) 入睡和醒来的时间比愿望的要晚:(2) 入睡时间几乎是相同的;(3)到睡觉时, 入睡没有困难;(4) 在起床时不能如愿醒来,如早上七八时起床;(5) 通过常规的方法不能使睡眠时相提前。治疗主要是在早上进行光疗, 一般在特殊的光线下进行治疗。
镇痛安眠垫在睡眠障碍治疗中的重要意义:
睡眠障碍患者,在临床上观察的时候,往往发现患者在失眠期间,脑部神经元兴奋性增高,异常放电情况明显。现在科学家发现了慢波睡眠(swa)中在大脑皮层中活跃的神经元,这可能对于治疗睡眠障碍等睡眠疾病以及理解诸如情绪和记忆等依赖于睡眠的活动具有重要意义。最新报告说,包含了罕见的一组神经元的皮层在自然睡眠以及剥夺睡眠之后发生的恢复睡眠过程中是活跃的。并发现了一种制造一氧化氮(NO)——这是一种调控大脑血流的因子——的特殊类型的皮层神经元,而且它们在人体的慢波睡眠过程中在皮层中是活跃的。所以,抑制大脑皮层神经元的异常放电对于治疗失眠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在这一点上,药物的抑制作用偏弱一些,国际上现在针对这方面磁疗的效果更理想一些。
磁疗即是以磁场作用于人体治疗疾病的方法。磁场影响人体电流分布、荷电微粒的运动、膜系统的通透性等,使组织细胞的生理、生化过程改变,产生镇痛、消肿、促进血液及淋巴循环等作用。
我国在古代就用磁疗治病。60年代初用铁氧体磁块贴敷穴位治高血压、关节炎等症状。截止目前,我国的磁疗已进入多层次、多学科、多水平和深入提高的阶段。对磁疗的理论,生物效应,临床适应症,方法学,磁疗产品研究等,都有较明确的论证。磁疗已成为治疗失眠的主要方法。有许多医疗工作者对机理进行更深一步的研究,多种磁疗服饰、磁疗睡眠系统正在向高层次发展。
针对睡眠障碍的治疗,目前最常用的就是镇痛安眠垫,其中钕铁硼永磁体产生的的是一种模拟人体磁场特点的生物磁场,性能稳定!作用于人体可对人体本身的磁场进行纠偏,并通过增强人体经络的生物电磁能,推动经气运行,从而达到通经络、增加脑部供血供氧、降低大脑皮层末梢神经的兴奋性,产生促进组织新陈代谢、催眠、镇痛、镇静、活血的效果,让国内众多患者彻底摆脱睡眠障碍。
物理疗法
物理疗法相对于药物相比,具有无副作用、依赖性疗效显著的特点。经颅微电流刺激疗法这种物理疗法是通过微电流刺激大脑,能够直接调节大脑分泌一系列有助于改善抑郁病症的神经递质和激素,如5-羟色胺、已酰胆碱,这些激素参与调节人体多项生理和心理活动,能够全面改善失眠患者多梦、早醒、入睡困难等,另外还能够缓解患者由于失眠而在次日白天所出现的头晕、注意力下降、情绪烦躁等症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