胃潴留

来自医学百科

胃潴留是一种后果,在进行胃镜检查前临床诊断为胃潴留,胃镜检查后则分为功能性胃潴留胃流出道梗阻两类。

胃流出道梗阻是近几年来在临床上使用的诊断术语,较以往临床上常用的幽门梗阻更科学和准确。幽门梗阻虽然被广泛使用,但无严格解释和定义,与胃潴留的定义非常类似[,有滥用倾向。严格地讲幽门梗阻是指幽门管病变引起幽门管狭小或梗阻;幽门部梗阻是指包含幽门管在内的胃窦部病变引起的胃窦腔狭小或梗阻;而胃流出道是指含幽门部及十二指肠第一、二段在内的解剖结构的总称,故胃流出道梗阻包含十二指肠第一、二段的梗阻和幽门部的梗阻,从程度上可分为完全性梗阻和不完全性梗阻,从而引起不同程度的胃潴留。

病因学

功能性胃潴留多由于胃张力缺乏(gastric atony)所致。此外,胃部或其他腹部手术引起的胃动力障碍、中枢神经系疾病糖尿病所致的神经病变,以及迷走神经切断术等均可引起本病。尿毒症酸中毒低钾血症低钙血症、全身或腹腔内感染、剧烈疼痛、严重贫血以及抗精神病药物和抗胆碱能药物的应用也可致本病。

胃流出道梗阻最常见病因为十二指肠球后溃疡,胃窦部肿瘤,幽门梗阻等。

临床表现

呕吐为本病的主要表现,日夜均可发生,一天1至数次。呕吐物常为宿食,一般不含胆汁上腹饱胀和疼痛亦多见。腹痛可为钝痛绞痛或烧灼痛。呕吐后症状可以暂时获得缓解。急性患者可致脱水和电解质代谢紊乱;慢性患者则可有营养不良和体重减轻。严重或长期呕吐者,因胃酸和钾离子的大量丢失,可引起碱中毒,并致手足抽搦。

体格检查可见脱水表现,上腹部膨隆,中上腹压痛并伴振水声。见到胃型,且有自左向右的胃蠕动波增强者,多提示胃出口处阻塞;如只见到胃型而无蠕动波则提示为胃张力缺乏。  

辅助检查

可见不同程度的贫血、低白蛋白血症、电解质与酸碱平衡紊乱和肾前性氮质血症等。

诊断

如有呕吐宿食、空腹时腹部有振水声者,即胃潴留。进食4小时后,可从胃管胃腔抽出食物则获证实。

胃肠钡餐检查时,钡剂在4小时后仍存留50%,或6小时后仍未排空,均为本症之佐证。应注意器质性和功能性胃潴留的鉴别。前者胃蠕动增加,后者胃张力降低,胃蠕动减少。 

胃镜检查

胃镜检查最为可靠。禁食8小时后胃镜检查示胃内残留物量达200 ml以上或残留物中仍含有较多食物残渣者则为胃潴留。

(1)功能性胃潴留:指胃窦部蠕动消失或明显减弱,胃、十二指肠未见明显梗阻性病变,且符合胃潴留标准者。

(2)胃流出道梗阻引起的胃潴留(简称胃流出道梗阻):指十二指肠第一、二段及幽门部病变引起相应部位管腔梗阻或狭小,且符合胃潴留标准者

治疗措施

胃镜检查符合胃潴留标准,即禁食8小时以上胃内容物量>200 ml或内容物中含有较多食物,而胃流出道未见梗阻表现,则判断为功能性胃潴留,即胃肠动力障碍,则应继续查明病因,对症处理。查明病因,这点非常重要,因为光对症处理是不能彻底解决问题的。

若是胃流出道梗阻引起的胃潴留,首先应解除梗阻原因: (1)十二指肠球部溃疡很少引起梗阻,但若在此处发生梗阻则表示溃疡反复发作,疤痕已形成,不论为完全或不完全梗阻,虽然保守治疗可能有效,但还是建议选择手术。

(2)十二指肠球后溃疡引起梗阻最为常见,可能由于上行角处肠腔转折、空腔特别狭小、溃疡发生率高,同时与溃疡后局部充血水肿、加剧空腔狭小等有关,其发生的梗阻以不完全性居多,若病程短,选择内科保守治疗,但疗程一定要足够和规则。若病程长,则发生完全梗阻是不可避免,选择手术是必然的。

(3)幽门管溃疡与十二指肠球后溃疡特点非常相似,既易复发、难治愈且并发症多,治疗上可参照上述原则,若为完全性梗阻或疗程长,内科保守治疗效果差,则选择外科手术治疗。

(4)十二指肠降段的肿瘤,不论是梗阻程度如何,首选手术切除,若只能姑息治疗时,则先选择放射内镜下金属支架置入,失败者可行外科姑息手术

(5)幽门部浸润型癌(包括幽门管癌胃窦癌)首选手术切除。若只能姑息治疗时,幽门管癌若范围较小,不论梗阻程度如何,当胃窦蠕动功能未明显受损时,可选择内镜下支架置入。

以上为胃潴留的治疗总原则,仅供参考。

饮食注意

开始吃饭时,应给少量的米汤、藕粉等清淡流质食物,每次限30~60毫升。如无不适,可逐 渐加至150毫升。凡有渣及牛奶等易产气的流质均不宜食用。饮食要少食多餐,进食易消化流质食物,平时注意禁生泠酸辣,油腻性食物,不要暴饮暴食。注意饮食清淡,禁忌刺激性食品,少油腻,多饮水。

参看

参考

廖冬平.胃潴留204例临床分析.福建医药杂志2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