足厥阴肝经

来自医学百科


足厥阴肝经十二经脉之一,简称肝经。该经一侧有14个穴位(左右两侧共28穴),足厥阴肝经发生病变,主要表现为腰痛疝气,妇人少腹肿,咽干,面色灰暗,胸满呕逆,飧泄,遗尿癃闭等。

足厥阴肝经腧穴主治肝胆病症泌尿生殖系统神经系统眼科疾病和本经经脉所过部位的疾病。如:胸胁痛、少腹痛、疝气、遗尿小便不利遗精月经不调头痛目眩下肢痹痛等症。 

足厥阴肝经循行部位

足厥阴肝经

灵枢.经脉》:“肝足厥阴之脉。起于大指丛毛之际,上循足跗上廉,去内踝一寸,上踝八寸,交出太阴之后,上内廉,循股阴,入毛中,过阴器,抵小腹,挟胃、属肝、络胆,上贯膈,布胁肋,循喉咙之后,上入颃颡,连目系,上出额,与督脉会于巅;其支者,从目系下颊里,环唇内;其支者,复从肝别,贯膈,上注肺。”

足厥阴肝经自足大趾背侧外际(大敦)起始,向上沿着足背内侧到达内踝前一寸(中封)的部位,再向上在三阴交穴处与足太阴脾经足少阴肾经相会,在内踝上八寸处交叉到足太阴脾经的后面,上至腘窝内缘(曲泉)沿着大腿内侧,分布于阴毛部位,绕过阴器(外生殖器),到达小腹,挟着胃的旁边,属于肝脏,联络胆腑,向上贯穿膈肌,分布在胁肋部,沿着喉咙的后边,向上进入鼻咽部,联系目系(眼与脑相连的组织),上出额部,与督脉会于巅顶。它的支脉,从目系下行到口颊里边,环绕唇内。它的另一条支脉从肝分出,贯穿膈肌,进入肺中,由此回复到手太阴肺经

足厥阴肝经病机分析与主治

足厥阴肝经之支脉、别络,和太阳少阳之脉,同结于腰踝下中篌下篌之间,经气不利则腰痛不可以俯仰;足厥阴肝脉过阴器,抵小腹,布胁肋,肝脉受邪,经气不利,则胸胁胀满,少腹疼痛,疝气;肝脉上行者循喉咙,连目系,上出额至巅顶,本经经气不利则巅顶痛,咽干,眩晕;肝主疏泄肝气郁结,郁而化火则口苦,情志抑郁或易怒。  

足厥阴肝经主治肝病妇科前阴病以及经脉循行部位的其他病证。如腰痛,胸满,呃逆,遗尿,小便不利,疝气,少腹肿等证。  

足厥阴肝经穴位

主条目:足厥阴肝经穴

本经一侧有14个穴位(左右两侧共28穴):大敦穴行间穴太冲穴中封穴蠡沟穴中都穴膝关穴曲泉穴阴包穴足五里穴阴廉穴急脉穴章门穴期门穴

其中12穴分布于腹部胸部,12穴在下肢部。首穴大敦,末穴期门。本经腧穴主治肝胆病症泌尿生殖系统神经系统眼科疾病和本经经脉所过部位的疾病。如:胸胁痛少腹痛、疝气遗尿小便不利遗精月经不调头痛目眩下肢痹痛等症。 

参看